新闻

2022年11月
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 2022年11月
务实教育方针 完备英语教学策略 助学生乐学好学
位于屯门区的厂商会蔡章阁中学集合种族、文化各异的老师和学生,为更有效达至文化和语言融和,校内尤其重视英文教育,致力打造优良的英文语境。刘世苍校长带领专业教学团队,灵活运用多元化的学与教策略,更投入大量资源,增聘英文科教职员及筹办课外学习活动,具体支援学生的英文学习需要,全面提升英文及其他学术水平。
3+3年学校发展计划 连贯支援学生成长
学校着力为学生设计连贯的校园成长经历,强调「加强学习氛围」、「建立正面人生」和「发挥学生潜能」,并以此制定「3+3年学校发展计划」,让学校在奠下稳妥的发展基础下,延伸发展方针,为学生拟定长远而全面的成长计划。刘校长表示:「在加强学习氛围上,学校积极革新分层教学策略,同时利用不同的奖励计划,又会主动举办多元化的校外学习活动。学生在充满关爱文化的氛围中参与学习及人生体验,建立同理心和正向价值观,并推而广之。再者,教学团队经常引进新鲜事物,以此发掘学生的兴趣所在,发展天赋及潜能。」
在本学年,学校以「正人务本,品学树人;放飞创意,尽显潜能」为学年主题,推行多元化的学校政策和教学措施,持续支援学生的成长进程。
充实教学理论 系统实践博雅教育
尽管学界明白不少教育研究均能提升教学成效,但在课堂上却鲜有实践(research-practice gap)。有见及此,教学团队除积极参考国外的教学研究外,亦经常实践研究成果于课程中,期望学生「学得到,学得好」。团队每两个月进行科内分享会,检讨教学成效及讨论学习难点。于日常教学中,老师应用「80/20」理论,以「促进者」的角色,尽量让学生有八成的课堂时间进行同伴学习、小组讨论及课堂活动等,充分让学生主导学习,让课堂的语文知识能被反复应用,从而内化及巩固学科知识。
除此之外,团队亦把博雅教育元素渗入英文科课程当中,透过将英文知识点结合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s)及价值观(values)。例如在教授「购物」课题时,老师会收集不同商场的宣传单张,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宣传用词,再让学生为商场设计吸引眼球的宣传单张,从而将学习融入生活。
英文科科主任陈老师分享:「研究发现在课堂上应用艺术整合理论(arts integration theory)及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除了能提升学生学习英文的兴趣外,亦能促进学生的比较、假设、批判和探索思维。至于在课堂引入戏剧元素,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表达和理解能力,亦能丰富其文化艺术涵养,全方位提升个人学术水平。」又以诗词创作为例,课堂先从社会现况作起点,向学生介绍诗词创作的背景和变化,然后鼓励他们从互联网上普查相关材料,再在课堂上分享和研读,最后才介绍诗词创作的规则及要诀。这样,学生除了学习英文,也学会欣赏英文(beauty of language)。
语言艺术课程 丰富个人文化内涵
为照顾英文程度较高的学生,学校锐意让英语学习跳出乏味的教科书,开设「语言艺术课程」(language arts curriculum),借以拓展英文知识宽广度。陈老师解释:「课程旨在带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英文世界,在阅读经典文学及电影时,如《Like Stars on Earth》、《Freedom Writers》及《Of Mice and Men》等,认识英文有趣的一面,例如五感、变奏、文学用词等。」这类延伸课程帮助学生跳出「学习英文」(learn the language)的层面,实行「活用英文」(use the language),为个人成长装备良好的语文沟通能力。
分拆小组教学 分层补强学科知识
学校深谙英文能力的建立讲求一点一滴的累积,从引发英文兴趣出发,经过「拔尖补强」的进程,逐步将知识内化,进而应用实践,建构属于自己的语系。承着这种教学理念,英文科从多方面入手,针对不同语文程度的学生投入针对性的支援,以提升学与教效益。学校通过荣誉校监成立的「蔡章阁基金」拨款开展「强化种子计划」,得以增聘额外的全职英文老师,将初中级别的英文课分拆成多个小组,以「4班分5组」的形式作分层小班教学。韦副校长指出:「要教好天赋各异的学生,绝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更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及为老师赋予教学空间;调适课程内容,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为照顾学习多样性,教学团队于各级设计分层课堂、课业及评估,各设必修及延伸选读内容。以初中级考试为例,每份分卷均设有简单部分、困难部分及挑战部分,从而鼓励同学选择完成合适的部分;而挑战部分更可为学生获取额外分数,鼓励同学挑战自我之余,亦能将平日学习推向更高层次。日常的分层课业,除了能有效提升学生完成课业的动机,也为学科知识建立基本的认知,为双方创造成功经验,补强学与教效能。
此外,英文科将全年课程分拆成6个教学阶段, 并于每个阶段设置班本进程评估(class-based progress test),透过日常的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及阶段未的总结性评估(summative assessment),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班本进程评估以班别作为评量单位,任教老师能够因应各班的学习进度设计合适的评核内容,真实反映学生所学,亦有利老师收集学习数据,针对性分析及制定延伸教学目标。
完善课后支援 营造高效学习环境
常规课程以外,学校明白学生对课外学习空间的需求,特别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开设多元化的额外补课节,进一步提升学习果效。在全方位课后功课辅导中,中一至中三级学生能够在课节中完成功课,并随时可向老师提问,巩固英文知识点,同时促进培养自主学习态度。
另外,为帮助高中同学做好应考文凭试的准备,学校于早上7时30分开设增润课予有兴趣的同学,除操练往届试题外,亦为他们厘清知识概念。英文科亦特设「师徒计划」,让英文科老师以1:3的比例配对需支援的学生,于午膳或课余时间进行轻松的英文交流及活动,从而渐渐改善英文能力。
善用多方资源 回应时代引入新知
为贴合未来社会发展的教学策略,学校鼓励教学团队持续进修;学生亦不能只被局限于课程框架之中,并须推动拓展知识层面,培养未来世界通才。有见及此,英文科积极申请及参与优质教育基金(QEF)的多项计划,4年来已完成3项专案,从多方面提升学与教效益。在「校本英文及文化大使计划」中,学校成功筹办不同语文和文化体验,推广语文艺术和多元文化之余,亦提升了学生的沟通、协作、创作、思辨及领导能力等软技巧,终身受用。
与此同时,学校参加由英国文化协会(The British Council)推展的推广电子教学计划——「Developing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through Integration of Tablets at Junior Secondary Level」,由教育专家带领校内教学团队规划课程,并从中渗入平板电脑的使用,帮助学生的语言学习。由赛马会及英国文化协会合办的「CREATE:Curriculum Resources in English Arts and Teacher Enrichment」计划,则指导老师利用新闻时事、电影制作、表演艺术及视觉艺术,以提升课堂趣味,启发学生对英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特色创科教育 「一生一发明」展潜能
学校应用跨学科统整,推行校本STEAM创意教育课程。课程从SIP概念(Simplicity、Innovativeness、Practicality)出发,通过定期进行专题研习,学习立体绘图软件、3D打印技术等新型科技,让学生掌握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及数学的知识互通,启发创意思维,培养探究的兴趣及解难能力。刘校长解释指:「这些创新科技不仅包含数理概念,更是扣连英文。要把握未来创科世界带来的种种机遇,学生先要有良好的英文根基,阅读科技界的一手资料,并由此转化成能够回馈社会的理念及发明。」
不仅如此,学校更获蔡章阁基金拨款超过港币460多万,推展为期6年的「一生一发明」专利发展计划,为有生产潜质或市场价值的学生发明品申请发明专利,为有创科潜力的学生铺垫实际而具体的发展路径。现时学校共有八位学生的发明品成功取得香港知识产权署的发明专利。
多元文化共融 建立宽广国际视野
校内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英语自然成为了主要的共通语言,亦因而营建浓厚自然的英文语境。同时,学校开展多元学习节(Diversified Learning Period),为全校学生提供多项其他学习经历的活动,范畴包括艺术发展、体育发展,以及与工作有关的经验,实现全人发展的目标,建立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活动包括运动攀登、3D Art World、手工皮革工作坊、天然香薰与精油制作、YouTube频道建立及经营证书课程、个人健身教练证书课程等,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刘校长笑言:「多元学习节的特色之处在于混合课程,不同母语的学生都会因应兴趣编排到同组活动,无疑是促进语言交流的重要学习场景。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一边投入富有启发性的趣味活动中,一边与同侪交换所思所想,造就共同成长。」
此外,学校亦与不少国际机构保持良好网络,为学生建构融合多元文化的学习经历,力图在增进学科知识的同时拓展国际视野,与世界接轨。在和富基金的支持下,学校邀请海外交流生到校,进一步推动英语实践和文化交流。陈老师续指:「自2015年起,学校便借着美国军舰来港补给的契机,邀请美国军士到校,与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下(authentic context)交流。每年英文科也会邀请海外的中学来校与学生互动。」学校每年也透过「Young Readers’Festival」邀请不同外籍作家到校举办阅读工作坊,与学生一同研读著作,认识时下的流行阅读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学校期望带领学生接触世界,反思自己在未来社会的定位,启发生涯规划,推展学习动力。
公开试传捷报 获评持续增值学校
全赖高效能的学与教策略及支援,校内学生在香港中学文凭试的表现不断进步,为追寻个人目标和梦想迈出重要一步。在2022文凭试中,整体科目合格率录得累积超过10%升幅,当中英国语文科过去4年的合格率更累积提升12.2%,并持续获评7-8级增值。而且,杰出的学科成绩帮助多位毕业生踏上理想的升学路径,得以升读各大专院校修读学士课程;当中更有学生凭着优秀的学科表现,于教育局「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中获香港理工大学取录,修读工程学士课程,足以体现高质量教学的果效。